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 索 引 号:011336909/2013-00434
  • 文  号:咸政发〔2013〕17号
  • 发文单位:咸宁市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农业、畜牧业、渔业
  • 有 效 性:失效
  •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14日
  • 发文日期:2013年07月23日
  • 名  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字号: 分享到:

咸政发〔2013〕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

  《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已于6月13日经市政府2013年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咸宁市人民政府

  2013年7月23日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咸宁市茶叶历史悠久,是全国三大茶马古道源头之一,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茶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比较效益高,是利民富民的民心产业。重振咸宁茶叶雄风,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期待,更是发展经济和传承文化的现实选择,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为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重点发展砖茶,积极发展绿茶、红茶,以茶富民,以茶宜居,以茶扬名。通过不懈努力,打造百亿茶产业集群,担当咸宁绿色崛起的主力军。

  (二)总体目标。近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茶园面积30万亩(其中新建基地10万亩),茶叶总产量10万吨,茶产业总产值30亿元,系列总产值50亿元。远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茶园面积50万亩,茶叶总产量20万吨,茶产业总产值60亿元,系列总产值100亿元,将咸宁市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位的砖茶生产销售中心。

  (三)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咸宁市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丁小强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市长闫英姿同志任副组长,市农业、林业、财政、发改、国土、商务、水务、扶贫、工商、科技、质监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全市茶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简称市“茶产业办”),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人员由市农业局调配,承担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制定年度发展计划、组织考核验收及日常管理工作。市财政安排市“茶产业办”1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打造百亿茶产业集群,是基于咸宁市情和市场行情的战略决策,必须全市合力推进。各县市区要成立专班,明确专人负责茶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掘地方特色,重点县市、重点乡镇、重点企业要勇挑重担。

  (四)打造茶叶品牌。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利益链接”的原则,擦亮“川”字牌(“生甡川”牌)、“羊楼洞”牌、“洞庄”牌等砖茶老字号,打造九宫山、汀泗川玉等有机茶驰名、著名商标。

  加大茶产业广告宣传力度。每年举办一次茶文化节或茶展销会。鼓励茶企业开展大型户外广告宣传活动及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市“茶产业办”对咸宁茶叶的品牌宣传和市场策划进行整体协调。成立咸宁市茶产业协会,组建茶企业联盟,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共同打造“赤壁砖茶”、“咸宁有机茶”等品牌。支持赤壁市申报全国青(米)砖茶之乡,支持企业申报有机茶,创驰名商标。千方百计提高咸宁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推进茶叶标准园建设。鼓励企业自建基地,引导专业合作社建立链条式基地,引进大户和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基地,支持企业外购原料基地。新建基地必须以有机茶以及无公害标准园建设和机械化管理为标准。林业部门争取将茶树新造林基地纳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发改部门争取将茶树造林纳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补贴范围。水务部门积极支持茶叶基地灌区续建配套和小农水项目建设。国土部门积极争取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支持茶叶基地建设。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步伐,在2—3年内对现有10万亩低产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加强良种繁育和引进,对自繁和外购种苗由农业(特产)部门统一指导调配,推广白茶、野茶等特色茶叶品种,对集中培育良种茶苗基地给予扶持。对优质茶苗繁育基地面积达100亩以上、现代设施育苗面积50亩以上、年繁育优质茶苗1200万株以上的大户或企业,由县市区对茶苗进行补贴。打造从咸安区贺胜桥镇到赤壁市赵李桥镇沿107国道百公里“茶叶走廊”,市“茶产业办”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沿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销售网点驻点服务。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建设茶产业园、茶叶博览园和茶叶专业市场,除同等享受市、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策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支持茶企业、茶农以茶园经营权抵押贷款和以商标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各类市场要素流向茶产业,鼓励各类资本开发荒山建设茶园,特别要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在我市落户。每年举办1—2次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新引进的企业从投产年度起,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全额奖励给企业,后三年50%奖励给企业。投资开发茶产业项目所需办理的证照,相关部门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规费。对销售额过1亿元、过5亿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法人代表3万元、10万元的奖励。

  (七)拓展茶叶销售市场。坚持以砖茶为主体,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为拓展。实施咸宁茶叶“走出去”战略,巩固边销茶,发展内销茶,开拓出口茶。对在咸宁市行政区域外设立专营店一年以上、建筑面积达100平方米以上的企业,由企业所在地政府按每个门店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直营出口企业,银行给予信贷支持。

  (八)提高茶叶科研和工艺水平。砖茶生产要在原材料、生产条件及制作工艺上提档升级,推广低氟品种研发和降氟技术应用,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各类人群口味和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引进和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种茶能手、制茶能手、评茶员、茶艺员和营销师,每年举行一次技能比武大赛,为咸宁茶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鼓励茶叶深加工,包括茶食品、茶罐装饮料、茶医药、茶化工、茶保健品、茶工艺品、茶生态建筑用砖等,拉长产业链。对创新工艺和产品,可参照市高新技术企业有关标准进行补助。

  (九)加大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无害化生产。企业必须实行全程无公害化生产,大力发展有机茶。工商、质监部门全力做好茶产业质量支撑和服务,积极争取在我市设立省级砖茶检测中心。在企业现有生产标准基础上,制订砖茶生产标准,严格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标准。对企业或大户新建砖茶专业晒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新建有机茶园100亩以上的,给予一定补贴,由各县市区制定具体补助方案。

  (十)大力弘扬咸宁茶文化。抓紧推动羊楼洞明清古街和茶马古道的保护和恢复建设,编撰万里茶马古道上各个民族的饮茶习俗和历史资料,兴建茶叶博览馆,建设茶文化街、茶旅游休闲区及生态旅游茶庄等,进一步发掘与提升咸宁茶文化内涵和价值。

  (十一)建立茶产业发展激励和考核机制。为促进茶叶快速发展,市政府设立1亿元茶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建立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市“茶产业办”定期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

附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