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 来  源:咸宁市人民政府网
  • 解读单位:咸宁市人民政府
  • 解读方式:文字方式
  • 解读类型:部门解读
  •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9日
  • 名  称:关于咸政办发〔2019〕7号《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入 关于推进智慧居家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咸政办发〔2019〕7号《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入 关于推进智慧居家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字号: 分享到:

一、为什么在全市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

截至2018年底,我市常住人口252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4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7.46%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达4.57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38%,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7.87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7.88%有效解决居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大课题,“养老防老”的传统模式面临危机,养老问题日益突显。而根据我国“9073”养老比例现状,90%以上的老人采取居家方式养老,7%的老人需要社区辅助提供养老服务,3%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重要面最广的还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特别是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留守独居等弱势老年群体,是政府要重点关爱和保障的对象。市政府及时推出《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入 关于推进智慧居家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为补齐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短板,促进养老服务业均衡发展,提升城市品味的一项重大惠民举措。

二、什么是智慧居家养老服务

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配置、服务创新”的原则,首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然后签约引进优质的餐饮、家政、金融、通信、商场等单位作为服务商,与周边各大医院、社区卫生机构等签约作为健康保障的医疗服务机构,即时,居家老人就能享受到打一个12349电话,就能得到餐饮、家政、金融、通信、商场等多单位为你提供的优良服务,还可以得到关系到身体健康方面的120急救、健康体检、疾病预防、就医咨询、上门巡诊等医疗服务咸宁还将陆续推出“六助一护”(即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助购及远程照护)服务,形成全方位的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在智慧养老模式中受益。

三、何时才能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

通过三年时间,20192021年,在全市逐步建立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拟在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先行试点,稳步有序地推进智慧居家养老工作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同步推进。

四、打造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有什么样的配套政政策

一是鼓励支持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广使用老年人智能穿戴和家庭远程看护设备,重点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等特殊老龄群体,采取养老服务补贴、政府购买信息化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电子围栏、紧急求助等远程照护服务。

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办法,培育发展一批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建立社会工作者人才引入机制。人社部门按需开发和设置社会公益岗位,通过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办法,增加居家养老服务岗位的吸引力,壮大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三是整合现有居家养老服务各项补贴资金和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资金,集中统筹用于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为重点对象购买线下生活照料类养老服务,以及线上定制紧急救援、电话关爱、信息咨询、需求受理、服务回访等信息化服务。

五、怎样保障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能落地生根?

推进智慧居家养老工作是实施“互联网+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的有效抓手。对与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要,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民政部门加强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制订评估、管理细则;

二是经信部门加强对互联网技术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指导,在智慧居家养老建设项目上予以倾斜照顾;

三是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养老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五是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助医服务的引导,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助医服务能力;

六是人社部门落实相关就业补贴、公益岗位、人员培训等政策;

七是商务部门要鼓励支持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八是发改、住建、工商、税务、人行、电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切实加大对“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的扶持力度。

附件:

相关文件: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入 关于推进智慧居家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

Baidu
map